2020-01-16 08:49
二是教育界、文化界人士以及爱国学生。平津是华北地区的文化中心,也是中共城市工作的重心之一。中共建立了平津通达华北根据地的秘密交通线,向根据地输送教育界、文化界的抗日人士和爱国学生。燕京大学教授董鲁安、崔毓麟和辅仁大学教授王西徵与中共地下组织取得联系后,于 1942年冬由北平经保(定)满(城)交通线到达晋察冀边区。(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晋察冀边区卷》,第 17页。)众多爱国学生也是通过定、易、涞交通线来到根据地,如 1945年定兴易上交通站将五六十名平津学生送往根据地。(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晋察冀边区卷》,第 381页。)
三是外国反战同盟成员、朝鲜义勇军、日朝起义人员及支持中国抗战的外国友人。 1943年初,反战同盟冀鲁豫支部书记水野靖夫由安阳北地下交通护送到太行。(参见成安玉主编《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 ·晋冀鲁豫边区卷》,第 32页。) 1942年下半年,朝鲜义勇军武廷、郑律成由延安到麻田,经军队护送经过封锁线。(参见邮电部华北地区交通邮政史料整理小组编《华北交通邮政史料选编(1937-1949)》第 16辑,1989年印,第 60页。)1944年夏,平南地区交通员跨过北宁铁路,与冀东十四分区建立交通联系,日朝起义人员多次经过这条秘密交通线从东北去延安。(参见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办公室编《冀中人民抗日斗争资料》第 15期,1985年印,第 140页。)奥地利医学家弗莱和曾在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教授林迈可夫妇经过平西转往晋察冀军区和延安。(参见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平津唐点线委员会》,第 60页。)林迈可后多次通过交通线进入根据地。
上一页 | 下一页 |